市教育局坚持严格对标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扎实推进“十项重点任务”,以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为突破口,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一是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精心筹备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我省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制定出台我市教育强市规划纲要,统筹推进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一体化提升,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加快建设思政引领强、民生保障强、服务发展强、综合实力强的教育强市。
二是紧扣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积极构建铜川特色立德树人体系。制定出台铜川特色立德树人实施意见,持续深化照金精神进校园和德育示范校建设,统筹推进中小学一体化课程建设,优化完善育人途径,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特色育人基地和精品课程,完善区域思政课教研协同机制,着力构建铜川特色思政课模式。
三是紧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推进铜川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制定出台我市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意见,积极推进“名校+”和集团化办学模式,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示范校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铜川本土名校。健全完善铜川特色教育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动力。
四是紧扣强化教育人才引进培育,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力实施教育人才专项计划,重点抓好公费师范生、学科紧缺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优秀校园长队伍选拔培育,深入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着力培育一批能够担负起我市教育发展重任的校园长和教师队伍。
五是紧扣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扎实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全力抓好中职学校“双达标”,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稳妥推进职业学校综合高中班试点,全面提升中职办学水平。大力支持高职学校发展,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市级专家库,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是紧扣教育数字化发展,全面加强中小学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教育。加快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推动数字与教育深度融合。在全省率先对所有教师开展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精心组织开展信息化、人工智能等竞赛活动,全力打造数字化教育新样态,助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七是紧扣加快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建设,全力做好各项配合保障工作。定期会同工作专班向省教育厅汇报,全力争取各方支持,加强与专家组的沟通协商,积极配合做好专业设置、项目建设、办学评估等工作,及时协调帮助解决筹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助推筹建工作顺利开展。
八是紧扣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高标准完成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2025年创建任务。统筹抓好教育布局调整和办学条件改善,加快推进28个重点教育项目建设,新增学位1000个以上。
九是紧扣全市重点产业链用工需求,全力促进中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深化“招生—专业设置—就业”联动机制,扎实开展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水平评估,精心做好中职学校专业调整优化工作,落实好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同时,抓好中等职业教育短期培训。
十是紧扣纠治“校园餐”突出问题,持续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全面夯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问题排查整改,不断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同时,畅通师生意见反映和投诉机制,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