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获悉,为有效防治废旧农膜污染,提升农田生态环境质量,我市积极作为,在落实政策法规、回收处理、技术推广及监管宣传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减少农田残留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双赢。
在政策法规落实上,我市严格对标国家强制性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坚决杜绝厚度0.01mm以下地膜的销售与使用,从源头上把控地膜质量,保障其后续可回收性。同时,大力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对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与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种植户予以购膜补贴,为地膜的科学使用与回收奠定基础。
在回收处理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建立“区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事服务中心收集+专业公司处置加工”的高效回收机制,实现废旧农膜回收、上缴、处理各环节无缝对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各区县纷纷建立废旧农膜回收转运站与村级回收网点。同时,随着残膜捡拾机、移动式压缩设备等专业回收设备的投入,大幅提升了回收效率。以耀州区为例,通过公开遴选优质回收作业主体,明确资质、服务范围与补贴标准,保障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规范开展。
我市将培训与技术推广工作作为废旧农膜治理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与全生物降解地膜,减少传统地膜的使用与残留。同时,广泛宣传农膜残留危害,激发群众回收利用废旧农膜的积极性。扎实开展农膜减量化技术调研示范,积极探索无膜化玉米新品种种植,降低农膜依赖度,探索农膜污染防治的新路径。通过制作发放宣传资料、建立“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示范田、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及专家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户与农技人员的科学认识和技术水平。
监管与宣传并行,为废旧农膜治理营造良好氛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强化对农膜使用与回收的技术推广,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渠道,广泛宣传废旧农膜管理成效与经验,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废旧农膜污染防治。
目前,我市废旧农膜处置率达83%以上,废旧农膜治理工作初显成效,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未来,我市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废旧农膜管理体系,为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记者: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