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融合共建”推动王益文化文艺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纵深发展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23 17:5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2024年以来,王益区树牢“融合资源、共建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创新深化文化文艺和文明实践融合共建思路,将全区文艺家协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行政村)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文艺人才资源互补互融,有力推动全区文化文艺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图片

融资源、建阵地,打造新空间。王益区文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对接联络,让全区9家文艺家协会与文化基础较好、文化需求强烈的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结对结戚”的共建关系,把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与融合共建文化活动统筹结合,引导各文艺家协会每季度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书法、美术、摄影、舞蹈等方面专业辅导培训至少1次,同时激励各文艺家协会不断创作新作品,切实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全区打造乡村书画、戏剧、文学等6家文艺小院,构建一个文艺家协会、文明实践站、社区(村)群众艺术团队学习交流、共同展演的文明实践文化服务新空间。

融优势、建平台,激活新动能。依托“我们的节日”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各文艺家协会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一方出场地,一方办活动,双方真诚沟通、携手合作,突出精准、注重实效,聚焦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积极回应群众需要,共同举办歌舞文化展演、群众广场综艺文艺晚会、公益兴趣培训班、非遗技艺传授课程等融合共建文化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700余场次,切实提升了文明实践活动质效,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图片

融人才、建品牌,开拓新路径。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体作用和文艺家协会的人才优势,借助王益文化名人效应,先后在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建立“秦凤岗文学馆”“崇林书屋”,在王家河街道东风社区建立“音协文艺实践创作培训基地”,在黄堡镇周家村打造“曲艺小院”,在桃园街道光明社区开设“公益兴趣培训班”,在七一路街道建乐社区打造“非遗传承室”……努力形成“一站一品牌”的活动机制,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加灵活地教育引导群众,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

融人心、建和谐,实现新愿景。结合春节、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成功举办王益区“奋进新时代 ‘益’展新风采”迎新春文艺汇演、庆五一职工文艺汇演、“礼赞祖国 ‘艺’展风采”摄影非遗巡展和“诵读经典·诗颂华章”诗歌朗诵优秀作品展演。按照“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和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各协会深入各文明实践站开展义写春联、包粽子、绣香包、剪纸艺术展览、摄影培训、送演出、慰问独居老人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以赤诚之心、真情奉献,润泽群众心田,唱响精神文明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