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柳村位于耀州区董家河镇西塬,由原西柳池、东柳池、凤凰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1028户3689人。村党委下辖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9名。2023年,凤柳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894.3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1.24万元。近年来,凤柳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施“民事民议、民事民解、民事民干”基层治理新模式,村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院坝会”汇民生
共议治理情
凤柳村立足村情实际,创新“院坝会+N”模式,改变传统的“会堂式”“教导式”议事,把议事地点搬到广场上、搬到群众家门口,以拉家常的方式,融入集中观摩、政策宣讲、情景互动等形式,多角度多方式地倾听群众们呼声,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宣传下去,把矛盾问题、社情民意收集上来,逐项制定措施,清单化推进解决,及时公开办理结果,接受群众评议,激发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热情,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村里的“大事小情”,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累计解决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政策解答等村民身边的“关键小事”32件,为民办实事20余件,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听证会”集民治
共解治理事
针对邻里间的“然牙琐事”及长久未解的“缠人难题”,凤柳村开创性地引入了听证会机制,由镇司法所、派出所及相关业务科室和村法律顾问、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共同组成听证会成员,紧扣“四公”核心,即引入群众的“公议”、评出事情的“公理”、维护村域的“公序”、润化人心的“公德”,坚持调解优先,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纠纷交给群众,把化解放在基层,实现群众自我治理新路径。累计解决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宅基地纠纷、老人赡养问题3件。
“以工代赈”促发展
共绘同心圆
凤柳村依托“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模式,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村庄发展。在项目谋划与推进过程中,总结提炼出“1341工作法”(即一次全面走访摸底、三次会议集中研讨、四大环节科学排序、一次实地查验确认),确保项目决策科学民主、村民信任支持。总投资387万元,实施了通村道路改造提升和排水管网铺设以工代赈项目,363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让村民亲身参与乡村建设,共享发展成果,共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来源:耀州区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