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考题。作为新部门、面对新使命,市委社会工作部将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统揽,以攻坚硬仗为突破,以“硬作风、硬举措、硬行动”为保障,抓基层、打基础,抓深入、做具体,推动基层治理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跃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党建引领要“强”,抓落实聚合力。强化政治引领。健全落实“四个以学”长效机制,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坚持“第一遵循”抓贯彻、“三张清单”抓落实,分层分类开展宣讲宣传,推动党的政策理论、社会治理成果和民生服务举措直达基层一线,引导社区村组、新兴领域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传承红色基因,确保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强化机制保障。加强社会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优化“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明晰各方权责关系,促进资源力量整合,纵向推动市区(县)同题共答、同心发力,横向强化部门协同、政策衔接,汇聚强大合力。强化作风能力。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学习教育和攻坚硬仗互促共进。配合做好新一轮村(社区)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分层级、分领域加强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等培训,积极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推动能力提升与发展目标双向促进。
聚焦工作力量要“统”,抓落实提效力。统筹落实。坚持目标牵引、结果导向,紧扣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8方面35项具体任务,充分发挥各项任务牵头部门作用,拿出“施工图”,列出“时间表”,进一步明确夯实责任部门、行业部门、行业党委和属地职责任务,成立专班推进,实行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管理,一项一项盯紧抓实,一件一件推进落实,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突破带动社会工作全面提升。统筹资源。推动建立物业行业党委和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指导街道社区将物业服务融入网格党建,打造“社区+业委会+物业”共治平台。合力推动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信访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构建资源整合、服务增效、联防联控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统筹指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一线指导推进、深入群众上门问需,推动政策、资金、服务向基层倾斜。加强对信访部门的统一领导,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制化和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建立人民意见建议征集工作机制,发挥好信访工作“晴雨表”作用。
聚焦工作内容要“融”,抓落实挖潜力。创新“五社联动”共建。制定《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工作方案》,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承接社区服务项目,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试点融合,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造“铜心共治”品牌。推动新兴领域联治。加强对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服务,推进社区、楼宇等“友好场景”建设,推动新就业群体发挥政策理论宣传员、基层治理网格员、社情民意直报员、志愿活动服务员“四员”作用,将“服务对象”变为“治理增量”。引导群众融入共治。坚持抓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全域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在每个乡镇(街道)打造3—5个示范村,培育“有事‘铜’商量”子品牌,画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聚焦为民服务要“优”,抓落实增动力。紧盯群众需求。全面推行社区需求、资源、服务“三项清单”,精准匹配服务供给。学习借鉴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经验做法,依托“12345”整合各类政务服务热线,更好回应群众关切。紧盯产业发展。围绕“三大产业集群”,深化抓龙头带全链、抓协会带会员、抓党建带群建“三抓三带”模式,健全“行业党委+区域联建+功能性党支部”组织体系,发挥党组织在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化解难题等方面的作用,支持鼓励党员在推动解决关键技术攻关、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亮身份、做表率、比贡献,促进产业发展。紧盯基层减负。制定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建立村(社区)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推行村(社区)证明事项告知制度,规范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巩固清理“滥挂牌”工作成果,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