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铜川要闻

我市全面完成2024年集中整治不动产“办证难”化解任务

来源:铜川发布 发布时间:2024-12-31 17:3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自2024年住房领域不动产“办证难”方面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市自然资源局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全力推动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登记难”问题。目前,全市10个遗留问题项目4123套已完成了9个项目3840套首次登记,依据省级政策1个项目283套暂不纳入今年解决范围;具备转移登记条件的14个项目中,群众有办理意愿的1674套已全部办理产权证书,实现了转移登记“应办尽办”的目标任务。

  牵头部署,部门联动齐发力。联合我市住建、市场监管、税务、法院等部门成立了市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印发了工作方案。建立了周报告、双周督导调度、工作交办、领导包抓等工作制度和机制,着重解决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研究制定化解政策,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据统计,专班召开了各类会议11次,向区县工作专班发送督办函8次,向市级相关部门发送函件5次,持续传导压力,集中力量解决难题。
  
实事求是,摸清底数促化解。为妥善解决全市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上房屋交易和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安排区县专班先后开展了三轮摸底排查,共摸排历史遗留问题项目19个6652套,经市专班研究审定后,纳入全市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任务台账,将遗留问题项目按区县、部门职责进行交办,构建“分工负责、协同化解”的工作格局。同时,要求各区县专班办,抓住政策机遇期,尽可能化解遗留问题,有类似处理路径的其他项目,经区县专班研究确定后纳入台账一并解决。
  
分类施策,多措并举解难题。建立了历史遗留问题任务台账,制定了项目问题、责任、任务清单,坚持分类施策、先易后难,合力推进。加强化解首次登记、转移登记的闭环管理,解决项目超容积率建设、规划核实问题4个,解决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安全鉴定等问题6个,解决欠缴税费、代收契税等问题5个。针对群众办证率不高的问题,发动基层人员开展“敲门行动”,并利用1个月的时间上门入户摸排住宅3436套,掌握群众办证需求及办不了证的具体原因,积极推进非群众自身原因的各类问题化解,打通办证“最后一公里”。
  
拓宽渠道,化解难题办实事。在做好历史遗留问题台账项目化解的同时,畅通信访举报“绿色通道”,采取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发送征集问题线索函等形式,进一步拓宽了社会公众监督举报渠道。采取市、区县专班专题研究、一事一议、证审分离等措施,积极协调主办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民办实事25件,其中化解疑难问题方面10件、便民利民方面6件、优化流程方面3件、制度建设方面6件。

  广泛宣传,优化服务提效率。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驻点宣传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在局网站、公众号公示了两批具备转移登记条件的项目。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联系小区,开展上门服务,现场指导群众完善办证资料;通过不动产登记税收缴纳“一窗式”合并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党员先锋岗、企业服务专区、批量业务办理专区,开通绿色通道,推行预约、延时等便民利民措施,方便群众就近申请、就地办证,切实提高转移登记办理效率和办件量,全年发放各类不动产登记证书12074本。(通讯员:孟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