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铜川要闻

铜川:一路向“新”动能澎湃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20 17:3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在铜川,是传统产业“老树开花”,在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催生下不断萌出新芽;是制造企业腾“云”驾“智”,车间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让生产更高效;是新兴产业加速布局,未来发展更加可期可盼……
  入冬以来,尽管冷空气接踵而至,但在新材料产业园区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企业生产车间,科技创新产业“热辣滚烫”、欣欣向荣,园区沿着高质量发展足迹一路向“新”奔腾前行。
  在陕西晨盛宏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怀龙向记者介绍:“这是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医疗CT机阳极旋转靶材’。我们主要生产医疗器械零配件、半导体设备部件、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等产品,用于医疗军工航空航天新材料领域。”
  阳极旋转靶材作为医疗CT机核心成像器件,长时间被国外垄断,因此,该核心零件的国产化对我国的高端医疗设备研发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陕西晨盛宏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与长安大学材料学院王新刚教授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该靶材核心技术的开发工作。公司的医疗CT阳极旋转靶材产品解决了我国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零配件“卡脖子”问题,实现国产化替代,并于今年开始试生产,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创新的目的,是找到产业创新的“金钥匙”。为此,就必须打破科技成果和产业化“两张皮”,迅速提升科技成果在实际产出中的供给能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今年,我市与陕西省科学院等4所高校院所签订“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全市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共计47家,涉及合作院校30所,承接科技成果合作项目共计50项;成功举办2024年“三项改革”地市行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参加高校5所,路演科技成果项目8个。此外,铜川秦瀚陶粒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环保型高强度低密度页岩气用压裂陶粒支撑剂及制备技术”项目获得202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铭帝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陕西省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中试基地;正在推进创建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家,检验检测平台2家。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为我们纾困解忧,让企业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三项改革”增加了他们的“底气”,一批专家从“象牙塔”走进生产线,企业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印发了《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铜川市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项目资金投资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修订《铜川市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全市“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累计完成投资3500万元。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决定性前提和关键性支撑,而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落脚点。近年来,我市聚焦铝及铝合金、新材料、光电子等重点产业链,着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创新型人才引育体系,努力实现“快转型”为传统产业装上“新引擎”,开拓“多场景”使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药王孙思邈经典名方的开发及应用”项目纳入2024年度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协同咸阳市建设“秦创原中医药产业创新聚集区”。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驱动铜川高质量全面发展对策研究》。启动2025年度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申报工作,面向聚集区内企业及科研机构围绕先进激光与光电集成领域征集科研攻关项目。
  创新研发再突破,产业链条再拓展。种种场景背后,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协同,是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企业集聚。放眼铜川,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让科技成果跑出转化“加速度”,快速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我市新增省级瞪羚企业1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15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82家;部署实施“高功率、大热容量医疗CT机X射线管部件关键技术与研究”等省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8项,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和澎湃动力,让铜川产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如今,在铜川,创新的力量正蓬勃生长。科技这一“关键变量”,也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李由)


网络编辑:屈立荣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