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贡献,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在铜川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挖掘生态环境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建设与增收致富有机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求,助力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生态带来的福利。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厚植美丽铜川底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铜川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高质量保护协同并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擦亮铜川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截至6月30日,全市优良天数123天,同比增加3天;PM2.5浓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8%;综合指数4.22,同比改善4.3%,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93位,同比前进15位,位居汾渭平原15市区第一。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战杰表示:“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坚持生态强基战略,以‘三张清单’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和美丽河湖‘三项创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市农业农村局全体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会公报中有关农村改革的内容很多,让我们备受鼓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随华表示,《决定》中专门有一章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我们要以“生物质绿色循环高效利用”集成技术研发为突破口,带动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以青砧为主的优质苹果种苗繁育和生产基地,逐步把铜川打造为西北地区青砧种苗生产基地,唱响“中国根”。围绕标准化种植、光伏生态畜牧养殖、农文旅三产融合等新业态,集成应用示范绿色发展技术,打造智慧农业、循环农业、绿色低碳农业“铜川模式”。
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铜川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带,森林资源丰富,是阻挡黄土高原风沙南下的重要生态屏障。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其伟表示,我们将以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主线,以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全力以赴深入推进增绿扩绿“十大行动”,高标准实施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等重点项目,扎实开展侵占林地整治护林护草专项行动,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细化古树名木保护措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深化土地改革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决定》指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市自然资源局印台分局局长陈扬表示,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升级服务,提前介入项目谋划,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为每一个项目提供精准服务。精准对接区政府及各园区需求,依托批而未供土地台账和招商引资“明白图”,引导项目优先利用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加速项目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全面加强土地市场动态巡查,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预警机制,定期通报用地情况,确保项目按期开发建设。对于未按期开工或竣工的项目,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项目顺利推进,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全力推动县域水务工作走深走实
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宜君县水务局局长贺云鹏表示,全县水务系统要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锻造作风优良的水利干部队伍,着力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土保持、城乡安全饮水保障、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全面履职尽责,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汛期防汛等工作,不断提升水务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努力推动我市公路事业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及示范引领作为稳增长、惠民生、补齐农村交通短板、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农村公路让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打造全省十大‘最美农村公路’,强力推进铜川‘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发展,让美丽中国更加丰富多彩。”市公路管理处综合科科长刘鹏举表示,新征程上,我市将以“新三通”和“千万工程”为引领,深耕公路业务,大胆创新实践,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激发“农村公路+”新活力,勇当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网络编辑:屈立荣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