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照金,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也是杜天祥的家乡。杜天祥是土生土长的照金人,十多年来,他穿着一身红军服,一副竹快板连说带唱的讲解“绝技”,传播红色火种,演绎家国情怀。
热爱是讲解员的“动力源泉”
2011年5月,照金陈家坡会议旧址展室初建,由于地处深山,条件艰苦,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讲解员。此时,高中毕业的民办教师杜天祥毛遂自荐,当起了义务讲解员。说是讲解员,其实还一肩挑着馆长、保安、保洁三个职务。因为当时馆里只有他一个人,作为纪念馆里里外外的“一把手”,他将一路“热爱”、一路“追梦”延续了13年。
他兢兢业业,用心用情服务南来北往的四面游客和耀州入伍新兵、参训民兵和前来参观见学的党员干部及学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陈家坡会议旧址也成为革命老区照金独特的革命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场馆。许多游客都会“点名”听杜天祥讲解。
自陈家坡会议旧址纪念馆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上百万人,大家都对这位有着深厚理论功底、风格独特的“网红”讲解员点赞称好。杜天祥2018年被表彰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022年被评为“中国好人”,照金干部学院的特聘教师、国防教育教员。
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这里的每一捧花草都认识我”,杜天祥用这句朴实的玩笑说出了他对这片红土地的无限热爱,更道出了他对讲解工作的极大热忱。
有接待任务时,杜天祥就忙着接待、讲解。同时,他又当上了义务征兵宣传员,积极为国防教育和强军事业“代言”。他总是利用空闲、休息时间,走乡串村、深入驻军部队、学校、机关宣传国防知识,讲解征兵政策。
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杜天祥爱看新闻、见多识广,平时又注重收集整理国防、军事和征兵宣传资料,勤于钻研总结。他深得十里八乡老百姓爱戴和信任,手机也成了“征兵热线”,经常有人咨询当兵的政策和流程,每次他都耐心解答。电话里面说不清楚时,他就上门面对面指导。
“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孩子,国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杜天祥表示。他经常骑着那辆除了喇叭不响到处都响的破旧摩托车去北梁红军小学和照金红军小学为孩子们上国防教育课,讲红色故事,教唱红色歌曲,被两个红军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
一辆旧摩托、一个黄书包、一双沾满泥土的黄胶鞋伴随杜天祥跑遍了照金的山山水水,每一户农家小院、田间地头,照金的沟沟岭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条羊肠小道都撒下了他的汗水。
红色讲解员要搞征兵宣传
“陈家坡不一般,明灯广场在眼前……”“大树的故事说不完,先说一九三三年,八月十日那一天,日落西山红霞飞,这里来了红四团……”杜天祥生动的讲解、富有感染力的动作,把预定新兵带到了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预定新兵们个个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在通俗易懂的说唱形式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为内涵的照金精神实质。
“红色讲解员必须要搞征兵宣传!”每年区上“两季”预定新兵来照金训练基地役前教育,每次民兵集训,杜天祥都要主动为“准新兵”和参训民兵讲上几堂课。他说:“能为即将步入军营的‘准新兵’和参加训练的民兵们搞红色教育是我的荣幸,希望年轻一代传承红色血脉,做照金精神合格传人是我最大的心愿。”
杜天祥不但课讲得好,他的行动更令人敬佩。只要国家一出新的征兵政策和安置优抚政策,他都会一一记录下来,学懂弄通,然后向有志青年讲解宣传。
在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写有“算清六笔账,让你当兵不后悔”、“当兵的好处都有哪些?”、“大学生参军优惠政策汇集”、“最新征兵体检攻略”、“耀州区关于征兵的十条激励措施”等等,他把征兵条件、政策编成顺口溜、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协助区人武部解疑释惑,助力征兵宣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杜天祥的动员下,近几年,陈家坡和照金周围村子参军入伍的青年越来越多。多年来,他支持鼓励自己的两个弟弟、三个侄子、两个外甥参军报国,还始终与他们保持联系,鼓励他们安心服役,建功立业,为家乡争光。
这些从红土地上走出的“红孩儿”,有的立了功,有的提了干,有的转了军士,要求留在部队长期干的占大多数。去年上半年征兵中,田峪村退役军人潘飞参军的激情再一次被杜天祥点燃,二次报名入伍。
“我要将照金精神传承下去”
13年来,杜天祥以馆为家,始终坚守在陈家坡这所山村展馆里,带领团队在红色热土上捷报不断、佳绩连连。这4000多个日日夜夜,杜天祥似乎忘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疲劳,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像个精力充沛的小伙子。
他自我充电,自我加压,不断阅读书藉、考证历史,坚持每天早晚看电视新闻,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花费两个多月时间创作完成了上千字的《陈家坡的故事》,他每天站在山坡上大声练习,拉上左邻右舍一遍又一遍试讲。他善于学习时事政治,将最新会议精神融入讲解词中,年轻的讲解员都佩服地说,“老杜每一次讲解都有新内容注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陈家坡会议旧址展馆虽然落在深山之中,但慕名前来听他讲解的人却络绎不绝,许多专业讲解员也纷纷前来向杜天祥请教,他已然成了照金革命老区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
杜天祥的老伴病故后,他每天除了上班还要自己下厨做饭,忙得像个风车轮子,看到老人上了年纪,很辛苦。在外工作的儿女们都委婉地劝他该歇歇了。可他却坚定地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守护好这笔精神财富,将照金的光辉革命历史和精神传递下去,把老区的优秀青年全部送入部队。”(来源:陕西征兵 通讯员:耀州区人武部 刘飞越 袁春霞)
编辑:高丽萍
责编:唐亮
审核: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