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重在基层。铜川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创新探索实践,大力传承弘扬照金精神,深入挖掘社会治理红色资源,有效激活社会各界内生动力,全力推动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格局不断巩固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强化综合治理,治安环境持续优化。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推进,落实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大巡防”工作机制,实施“警灯闪烁”工程,不断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始终保持对“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集中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混乱地区整治,全面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和重点物品管理服务,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强化源头治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家庭、邻里、婚恋等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打造升级“和为贵”调解室、“王玉理调解室”“小成说事室”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率保持在98%以上。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约访和定期下基层接访包联化解机制,扎实推进化解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专项行动,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信访工作连年保持全省优秀行列。
强化智治支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雪亮工程”实现公共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建设目标,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评估。持续推动政法智能化建设,全市政法信息化、智能化迈上新台阶。扎实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建成154个“智慧安防”小区。市综治中心社会治理联动平台与24个市级部门实现事件处置互联互通,坚持每周常态化视频调度,每月分析研判,形成平安指数报告34份、综合研判简报32期,为社会治理决策提供科学现实依据。综治中心实战化应用在疫情防控和重大活动指挥调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省委平安办充分肯定。
强化综合施策,公共安全平稳可控。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狠抓道路交通、煤矿、危险化学品“三项攻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深入开展城镇燃气、自建房屋等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安全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危爆物品、枪支弹药、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确保“不流失、不炸响”。建成市、县两级综合应急指挥体系,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搭建“六位一体”的应急救援队伍框架体系。建立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健全完善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强化守正创新,特色经验亮点纷呈。立足市域市情,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铜川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建设社区(村)见义勇为推荐站,推动见义勇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全省率先推出“家庭平安保险”并实现全覆盖,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在全省率先推行医患纠纷“保调赔防”结合机制,成功化解全市97%以上的医患纠纷。先后培育打造了耀州区家事纠纷多元化解、王益区“红色物业+智慧服务”、印台区“531”立体网格、宜君县坚持“五治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区“党建领航和合共治”、市委组织部“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建新模式、市法院“三进两联一引”多元解纷机制、团市委“铜小青之家”等一批创新经验。同时,加力推进“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和“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2个试点认领项目,奋力争当“单项冠军”,先后在第三次、第六次全国试点工作创新研讨班和第八次全国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书面交流,其中,在发挥德治教化作用项目中打造的“好人事迹展示一条街”等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充分肯定。(记者: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