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渭北明珠,处处生机勃发。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生态宜居。徜徉城市中,道路宽敞通畅,树绿花香草青,市容靓丽整洁。“路畅、街净、灯明;天蓝、地绿、水清”,处处呈现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绝妙美景,怎不让人流连忘返,感慨万千。
十年拼搏,改善了铜川城市的环境;十年创新,增添了铜川城市的美丽;十年奋进,提升了铜川城市的品位。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循环经济十佳绿色发展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宜居生态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一个个“金字招牌”让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褶褶生辉,成为了渭北黑腰带上的一颗闪亮明珠。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2015年7月,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成立了铜川市城市管理局,为加快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了推动城市管理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此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跨越、新发展,绘就了城市管理的华彩篇章。
体制机制引领城市管理新常态
面对城市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创新探索符合我市城市管理实际的新模式、新举措、新方法,不断深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和徒步街巷现场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引领城市管理新常态。
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铜川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完善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统筹协调解决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城市管理的工作合力。
按照大部门制改革要求,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权力运行等有机结合,优化行政管理效能,实行“3 +7”模式,统筹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3项管理职能,推行城市规划、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7方面部分综合执法,建立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市委、市政府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徒步街巷开展检查,全市上下胳膊上佩戴着“城市管理监督员”红袖章的城市管理者,已成为铜川一道城市风景。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边检查,边记录,开展“徒步检查”,紧盯现场抓管理,天天抓,抓天天,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实现了全程跟踪,专人督办,逐项落实。“街头办公”“局党组会开在街头现场”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了城市管理新形象。
“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岗多责”,城市环卫保洁、绿化管护、市政设施维护等方面全面推行分片管理、分级负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定人、定岗、定责、定区域,实现全覆盖、无缝隙、无死角,有效避免了管理成效的反弹,巩固和提升了城市形象。
城市之美,源于管理,成于精细。坚持在“做精”“做细”上下功夫,对市政维护、市容管理、清扫保洁、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行业的各个环节优化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标准、完善考核体系,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化“放管服”,大幅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实时受理群众诉求;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打开了制约城市管理的“瓶颈”,实现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强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城市魅力成为市民幸福指数“风向标”
按照“把城市打造成景区”的理念,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彰显城市底蕴特色的同时,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城市的魅力、活力、吸引力,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4月的铜川牡丹园内百余种牡丹竞相绽放,争奇斗艳,西安、咸阳及河南、山西、甘肃等地游客慕名而来,园内人潮涌动,处处都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占地180亩,10万余株的铜川牡丹园,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较大的牡丹繁育和观赏基地,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被誉为“城市会客厅”的阳光广场,喷泉变换着层次丰富的各种造型引来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清水“地书”、轮滑比赛、伴随着动感的音乐翩翩起舞……成为了市民强身健体、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正阳公园、城市运动公园、大唐养生园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或漫步休闲,或观赏着“柳体”景观石、陈炉“罐罐墙”、玉华宫“五门十殿”、牡丹文化墙等彰显城市底蕴特色的文化元素,感受美好生活。
散布在城区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绿地,以绿色的基调、清幽的环境,成为市民最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按照“以民为本”的原则,公园、游园、广场数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0.07,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1%。全市14个公园、19个广场、14 个小游园和204 处街头绿地,分布均匀、功能齐全,“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城在园中”,昔日的美好愿景如今立体呈现。随处可见的那一抹绿色,让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
城市之美,要有白天的繁荣兴盛、鲜花翠绿、环境优美,更要有夜晚的恬静优雅、绚丽多彩、美轮美奂。大力实施城市亮化工程,精心做好沿街路景、绿景和建筑物的灯光设计,使之相互增辉、融为一体。全市路灯照明实现全覆盖,284栋楼体和29个城市公园游园、19个广场、9座桥体,与道路亮化相结合,构建了点、线、面交相辉映的“多层次、立体感强、特色鲜明”的城市夜间景观体系,体现着城市的“味道”,彰显着城市的繁荣与兴盛。
漆沮两河被誉为铜川的“母亲河”,按照“四河四长廊”的总体目标,实施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漆沮两河沿线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面开展耀州城区沮水苑段和锦阳新城段、印台区姜女祠段等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开工建设重点水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22处,完成流域造林绿化12370亩,漆河沮河再现“水清岸绿景美”,“两廊、五段、十五心”的总体景观空间结构日趋显现。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进民生福祉
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强化管理”的城市发展战略,将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跟进配套服务功能作为“民生之重”,着力完善、提升、优化城市服务功能,增强、改善民生福祉,打造宜居宜业的新铜川。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大市政路网建设力度,实施城市道路微循环建设,北市区一、二马路及河堤道路全面贯通,南市区九州东道、华夏南道、华原西道等50余条新建道路全部建成。现有城市道路200余条、桥梁 32 座,人均道路面积11.54平方米,城市道路完好率98%以上,形成了以主干道为骨架,次干道和支巷相连接,纵横有序、交通便捷的路网体系,城市区域功能布局不断优化。
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道路交通拥堵,解决群众出行“最后1公里”,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32个站点全部投入使用,引进投放摩拜共享单车4500辆,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常态。
供水供气既是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更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以提升城市供水安全和保障能力为重点,实施南北市区水质提质改造工程,建成全市城市供水主管网394.82 公里,年供水量 1858.82万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 96%;严格水质管理,实行“三级检测”,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气化铜川”建设,建成天然气管网370公里,全市用气人口40.9万,城市燃气气化率91%。
“屋外冰天雪地,屋内温暖如春。”总投资6.8亿元,采用汽轮机中低压联通管抽汽通过热网首站汽水换热后供热的华能集中供热项目全面建成,填补了我市近60年无市政集中供热的空白。已建设供热管网61.75公里,实现供热面积572万平方米,投运单位、小区45个。“感受到的是温度,温暖的更是民心”,市民的舒适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变废为宝”“废水回用”成为我市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方面探索出来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坚持循环经济发展,以创新科技为驱动,投资1.9亿元建成铜川市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和餐厨垃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积极应用“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模式,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变废为宝”,餐厨垃圾统收统运资源化处置在全省率先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68%。全市建成雨污水收集管网270.7公里,市污水处理厂、新耀污水处理厂出厂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率94.76%,日提供再生水3000立方米,广泛用于道路洒水、绿化灌溉、生态景观补水。
绿色成为城市主色调
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形成“三河、六园、多带、一圈”的城市绿色网架体系,实现了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让绿色发展更好地引领城市转型、改善生态环境、惠及群众生活。
充分利用“山、水、塬、林”优势,以直观山坡、公路沿线和城市出入口、连接带绿化建设为重点,实施城市大环境增绿,彰显大水大绿的生态园林城市特色,城市绿网框架基本形成。截止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704.8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4.99%,绿化覆盖面积1895.0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79%,公园绿地面积477.38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5平方米,人民群众的生活因绿化而更加美好。
绿树浓荫翠满城。围绕“林荫型、景观型、生态型、节约型”建设理念,高标准建设道路绿化,形成了乔、灌、花、草多层次配置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95%,达标率78%,林荫路推广率85.18%。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一路一树、一街一景”,既美化了道路,又获得了良好的综合生态效益,形成多功能复合结构的绿色网络。穿行在绿色长廊里,景随车动、人随景动,仿佛人在画中游般惬意。
“拆墙透绿、破硬建绿、场院植绿、见缝插绿”,大力实施庭院绿化建设,人文特色突出、植物搭配合理、园林小品齐全的园林式单位小区逐年增多,市民工作生活环境日益提升。全市已累计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23个,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119个,市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居住区)154个,全市庭院绿化创建率达80.44%,城市绿化空间不断扩展。
积极倡导立体绿化美化工程,充分利用城市建筑物的墙面、阳台、窗台、棚架、护坡以及公共绿地等空间,栽植爬山虎、紫藤等植物,实施墙面、坡面、崖面立体绿化67处,面积12万平方米,增加城市绿量,丰富绿化层次,提升景观效果。
下雨时“吸水”,干旱时“放水”。全市投资2.4亿元,新形成生态透水铺装8.5万平方米,下沉式绿地11万平方米,植草沟、线性排水沟、生态滞蓄沟等8.4公里,生态水面及水体景观5000平方米,建成铜川1958雕塑游园、九州东道、锦阳新城等多处海绵城市亮点,实现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节约了水资源。
随着城市绿量不断增多,管护成了园林绿化的“重头戏”。完善精细化标准、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园林绿化管理的新格局。绿化植物“多样化”修剪造型、“全面喷洒+重点防治”除虫打药、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定期实施更换补植、每周两冲洗全天候保洁,实现了园林绿化景观“净、绿、靓、美”的良好效果。
让市民享受干净宜居城市环境
建设美丽铜川,提升城市品位和居民幸福指数,营造整洁优美、安全有序的宜居环境,是城市管理人不懈的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多管齐下,多头发力,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组合拳”。坚持以“清洁城市为人民”的原则,定期分阶段开展占道经营、夜市摊点、城市“牛皮癣”等一系列城市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以整治推建设、以建设促管理、以管理出规范。累计开展市容环境大整治150次,清除城市“牛皮癣”8.9万处,取缔占道经营15.6万起,饰新清洗建筑立面95万平方米,城市管理顽疾得到有效解决,城市亮出“高颜值”,市民提升获得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大环卫机械设备投入,增添环卫车辆131台,建立一支设备完善、运转高效的机械化清扫队伍,实现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路面冲洗和道路保洁全覆盖。新建垃圾中转站7座、垃圾回收屋135座,城市主干道果皮箱50米一个、次干道100米一个。“城市变美了、变靓了,生活越来越舒心了”,是众多市民对城市环境的真实评价。
“组队冲洗”“借雨洗路”“本色行动”……一系列环卫保洁作业机制的创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强了保洁效果,主干道实现了“双8”、次干道实现了“双5”标准,城市更加干净爽朗。
公厕虽小关乎民生。在全市掀起一场规模浩大的“厕所革命”,对外观破旧、设施老化、功能单一的公厕实施全面改造提升,全市二类以上公厕达180座,不仅有效解决了市民“如厕难”的问题,更让公厕成为了城市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新增环卫工人休息室37座,增添桌椅、取暖、饮水等必备设施,解决了环卫工人工作期间休息难、喝水难等问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处处彰显为民情怀。
十年风雨历程,十年沧桑巨变;十年辛勤耕耘,十年春华秋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明显改观、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一幅“街道宽阔,高楼林立,自然生态,文明和谐”的宏伟蓝图正逐步变为美好现实。一组组令人惊喜的数字,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不仅见证了铜川城市管理事业快速发展历程,更反映了铜川城市管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成就。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新思想引领未来,新时代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城市管理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继往开来,以新理念引领发展,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奋力谱写城市管理事业的壮丽篇章!